首页

女王调教女奴免费区

时间:2025-05-25 19:19:29 作者:广西提供暖心合理便利 为残疾中考生“护航” 浏览量:39456

  中新网郴州9月18日电(邓霞 鲁毅 付敬懿 李盈) 没有陡坡也不用爬台阶,在莽山体验无障碍旅游;探访乡村民宿,看湘籍侨商如何盘活闲置“空心屋”,助力乡村振兴;来到2600多年历史的裕后街,体验郴州“夜生活”……9月13日至17日,参加“行走中国·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郴州行”活动的海外华媒代表走进湖南郴州,在这座“林中之邑”品味“红绿古”三色辉映的城市魅力。

裕后街夜景。 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

  聚焦绿色之美 期待可持续利用世界共享

  作为湖南的“南大门”,郴州是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的“桥头堡”。这里山水风光奇秀,是华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.46%。

  如今,郴州正因水而美。2019年,郴州获批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,聚焦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”主题,推进各项示范行动项目实施。通过创新实施护水、治水、用水、节水“四水联动”,深化拓展水安全、水生态、水产业等“八水共治”,郴州打造了特色“水立方”模式,把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价值。

  在郴州水世界,澳大利亚《塔州华人报》社长唐咏北通过5G、三维建筑投影、AI智能、体感互动等新技术,感受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典型案例。她表示,中国在水资源保护及持续利用上已取得很好成效,“我们塔斯马尼亚对水和环境都非常重视,双方可以多开展交流”。

华媒代表走进高椅岭景区,实地体验郴州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”的成效。中新网记者 杨华峰 摄

  高椅岭连绵起伏的赤红色山丘,与脚下碧绿的翠江组成“碧水丹霞”的天然画卷,引得第一次来郴州的《法国侨报》副总编王萍频繁“打卡”留影。

  这里曾是一家发电厂尾渣排放处理的中型灰坝,生态退化严重。近年来,当地通过展开生态治理、国土绿化和景观修复等工作,联动翠江水环境治理,让丹霞有了各种水洼的点缀,红岩碧水,美不胜收。在王萍看来,利用优势水资源发展文旅产业,郴州高椅岭的成功改造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。

  活动期间,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(国际)论坛在郴州举行,华媒代表作为嘉宾参会。“水资源管理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。”加拿大轻松传媒集团副总裁高俊峰说,中国在郴州集全球之势攻克水资源共性难题,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,形成了有效样板。作为海外华文媒体,他们应该加强推广,努力推动全球团结协作、携手奋进。

  “走读”红色沙洲 探寻中国农村发展“密码”

  郴州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地带,红色资源丰富。这里是“湘南起义”策源地、“第一军规”颁布地、“半条被子”故事发生地。通过不断挖掘红色资源的深厚内涵,将感人的故事、红色革命事迹整合开发利用,红色文旅正成为郴州乡村致富密码。

华媒代表们来到“半条被子的温暖”专题陈列馆参观采访。向一鹏 摄

  在汝城县沙洲村,红军长征时期,3位女红军途经此地临行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留给村民,留下“半条被子”的鱼水佳话,让温暖至今延续。红色文旅带动下,如今的沙洲村民过上了“种果子、摆摊子、开店子”的红火日子。

  第一次来郴州的加拿大维多利亚传媒董事长王燕云,此行感触最深的就是沙洲村和“半条被子”的故事。她说,近年来她看到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村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,“这其中的原因我似乎在沙洲村找到了答案,那就是共产党和政府在带头做这些事情”。

  “‘半条被子’能撑起当地文旅大发展,说明红色文旅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”法国《欧洲时报》主任马林建议,红色场馆要进一步创新表达方式和展示理念,用生动、客观的语言,交互性、多元化的展示方式,把红色故事说清楚。

  观摩古色“焕新” 挖掘文旅产业发展动力

  “一个汉字,一座城”,拥有专属汉字的郴州,是湖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。近年来,当地立足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,着力打造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,保护、挖掘和传承的一批郴州优秀历史文化遗产,激发文旅产业发展动力。

华媒代表走进711时光小镇。中新网记者  杨华峰  摄

  因政策性原因关闭的“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”711矿,如今蝶变成711时光小镇,成为郴州一张集文化、民生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闪亮名片。

  在“七一一矿全国工业文化实践教学基地”,尼日利亚《西非统一商报》责任主编王淑华仔细看着一幅幅老照片和当年生产的复原场景,了解711功勋铀矿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。“这对青少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,让他们了解和意识到,作为一个普通人,也可以为国家、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。”

  通过提质改造,郴州古八景之一的北湖水月被赋予新内容。每到晚上八点半,特色北湖水幕光影秀准时上演,女排精神、湘昆戏曲、韩愈文化接续放映,星空集市、露天电影轮番上阵,“水月北湖不夜天”成为郴州夜间文旅的最强流量密码。

  日本《留学生新闻》副总编辑龙丽华也是第一次来郴州,来之前她对郴州的印象仅限于这里是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。“此次郴州之行令人耳目一新,无论是山水还是人文,都让人印象深刻。”(完)

【编辑:刘湃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两江新区以“智”提“质”建设“智慧之城”

(六)强化大龄岗位开发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,支持养老产业发展,挖掘创造适合大龄人员的多样化、个性化就业岗位。引导用人单位开发适合的岗位,支持公共部门、基层社区推广“以老助老”服务模式,结合实际挖掘对经验、技术、耐性要求高,对体力、敏捷度要求低的岗位,吸纳大龄劳动者。在学校、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、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,探索适合大龄人员的灵活就业的模式。

外交部:美国一些人“贼喊捉贼”,把网络攻击溯源当成打压中国的工具

此外,拥有悠久历史、传统建筑的文化小城也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。如山西应县木塔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,带动大同-应县游玩路线成为不少消费者假期出行的热门选择。美团数据显示,这个“五一”假期,应县外地游客的住宿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80%。

2024年首届海峡(永泰)天文青年汇在福州永泰开幕

张明强的公司——海宁明基布艺坐落在中国家纺名镇——许村,这里以生产窗帘墙布等纺织品为主,在制作马面裙方面,有着一定的工艺基础。

俄国防部:乌军2023年多次向俄军使用美制化学武器

嘉兴11月19日电(胡丰盛 杨文婕)一年前,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,浙江桐乡提出要推进110.93平方公里的乌镇“国际互联网小镇”建设,把互联网基因扩展到乌镇全域版图,乌镇由此迈入了发展新阶段。

乌克兰最高拉达主席:已收到乌外长库列巴的辞呈

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,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,群众对文旅消费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、深度体验转变,释放出对沉浸式文旅体验的巨大需求。该项目既是巩固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江浙沪考察学习成果,落实《上海文化和旅游局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带一路宣传推广合作框架协议》的具体举措,更是聚焦沉浸产业新质生产力,挖掘文旅发展新潜力的一次探索。下一步,将依托宁夏文投、博物馆、旅游景区等载体,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宁夏,与观众见面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